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
 
對大部份學生來說,告訴他求學階段是人生最幸福的時期,他可能聽不太進去。只有出了社會之後,我們才會回頭發現求學的日子多麼令人懷念。

出了社會,進入工作生涯之後,我們每個人還會有段相當於學生階段的求學時期。只是同樣地,這段可能是我們工作生涯中最幸福的時期,同樣也最容易遭到忽視。   

我會說:這段時期就是從我們踏出社會,到三十歲之前的一段時期。這段時期,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和行業幾乎還掌握不到重點,經驗談不上,專業談不上,薪水最微薄,待遇最低下,負重最重,受責也最重,何況還加上最容易受到愛情與婚姻的煎熬。不過,我們對自己行業與工作的認知,都是由這段時間而開始的。不論這段時間的經驗愉快與否,都將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延續與深遠的影響。我們唯一可以憑仗的,只有自己的努力與勞力,加上一點對未來的幻想與熱情。所以,我會比喻為求學階段的學生。

那麼,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善用這個階段呢?

我只能說,不要計較你的工作負重與待遇,盡量去接受折磨、訓練。不要忘了,在此之前,我們要學習任何東西,都要支付學費給學校,才可能受教。而現在開始,是有人在支付我們薪水而受教。所以,不要想太多。也許,我們應該盡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或工作,但即使不能如願,不論這個行業如何、公司如何、老闆如何,其實都不干我們的事。要注意的只有一點,趁我們還可以從這個工作和公司裡學到東西的時候,盡量去學習。絕不要因為待遇太低而離開一個公司,只能為這個公司給你的負擔與學習的機會不夠,而離開這個公司。   
在這個階段,一個薪水豐厚又待遇輕鬆的工作,一定是最隱形的毒藥。   

我自己這段養成期大概有五年的時間。想起來,那段時間每天有人幫你改稿,每天督促你做各種最基本的訓練,真是幸福。尤其後來我們老闆要編一本雜誌,要我每個月都得閱讀五十多種國外期刊。最後雖然雜誌沒編得成,但是每個月要讀五十多種期刊的經驗,卻成為一直持續到今天的受益,以及懷念。我對雜誌與出版的多少概念,都可追溯到那段時間。   

在以前的年代,在學徒制還盛行的年代,這段時間的持續往往在十年以上。今天,隨著各種社會條件的變遷,這段時間的持續已經大幅縮短。有時候,甚至縮為幾個月的時間。過去,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,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熬得上一個小主管的工作,今天,很多行業往往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了。對很多初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言,可能覺得這是個十分令人雀躍的機會與時代。但我總覺得有些遺憾與可惜。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質,要體會這種特質(還談不上掌握這種特質),沒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是不足以奏功的。這種養成期越長,事實上對我們日後的持續成長越有助力。   

三十歲之前,有很多事真的不應該計較得太細。 更上層樓的充分與必要條件 。如果說三十歲之前的第一個階段,是靠我們的努力與勞力來工作,那麼三十到四十歲的這第二個階段,我們就要靠專業與經驗來工作了。   
就世俗一點的說法而言,如果前面的階段是在基層裡面磨練,現在則是可以更上層樓,向一個新職階挑戰的時候了。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已經可以進入這個階段?

在主觀上來說,要進入這個階段,大致可以體會到幾件事情:   
1.你已經在自己工作的技能上擁有了足夠的知識。工作牽涉到的上下游環節是怎麼運作的,都已經相當明白。   
2.即使沒主持過,也參與過一些重要任務。這些任務中,有成功的,更有失敗的。成敗經驗可以七三開,但絕不能沒有失敗的任務。沒有失敗的任務,表示你對這個工作的探索還不夠,在這個工作上接受的訓練還不夠,體會也還不夠。   

3.因此,你對自己能力有所掌握,換言之,已經可以體會到自己的強弱所在。知道如何發揮自己的所長,避免暴露自己的弱點。   

4.也因而懂得觀察別人的工作,可以體會競爭對手的強弱所在,以及對方在工作上出招的意義及其作用。

5.要有自己承擔成敗的準備。   

6.因此,有信心也有準備去帶領某一些人的運作,以及這些人與其他單位的協調。   

7.所以,你對自己更上層樓之後可以做些什麼不同於別人的事情,大致已經有個想像與看法了。當然,這些都只是更上層樓的充分條件。另外,還有必要條件。必要條件就是機會。然而,機會之出現,有其因緣,不是受個人意願左右的事。讀章回小說,不免看到這樣的人物:「懷才不遇,抑鬱以終」。懷才沒有一定要遇的道理。大致可以比方為買愛國獎券沒有一定會中的道理。  
 
我聽到一個很好的說法是:「機會是一個怪物,一個頭髮長在前額的怪物。所以要抓住機會,跟在它後面跑是沒有用的。你一定要等在它的前面,看它過來,就攔頭一把抓下。」所以,機會不能去追尋,而只能等待。只是這種等待有時是很漫長的,很寂寞的。但如果對自己有最大的信心,就不怕這種漫長與寂寞。等待機會,諸葛亮當然是最瀟灑的代表;左宗棠,則是最顛簸的代表。清末的名將裡,左宗棠幾乎是在最後才亮相的,他在長期為他人作嫁當幕僚的過程裡,對自己登台的機會還能一直保持最高的挑剔選擇,真是精彩。

本文摘自:《工作DNA》
作者:郝明義
龍五評價:我最愛的書之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麥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